樓市這二十幾年的發展狀態讓人們形成“買房萬能”的理論,房子也確實不負眾望,就像特效藥一樣,購房者吃了以后,身價漲了,媳婦娶上了,底氣也變得比沒買房人足了很多,真是腰不酸了,腿不疼了,吃嘛嘛香,尤其是置辦大城市房產的人,房價的增長幅度絕對抵普通人工作半輩子的成果。
面對過往市場,真的沒有任何商品可以和房子對比,樓市以傲人姿態站在金字塔的頂端,如此大的誘惑人們怎么可能看不見,如果筆者能回到十年前,絕對也會傾盡全力買房,相信有相同想法的人一定很多,但現實就是沒有如果這個選項。
不得不承認,過去投資買房的人都賺了,他們確實趕上了好時候,雖然市場也出現了幾次較大幅度的波動,但整體來看房價是呈上升趨勢的,所以市場的聲音都是在告訴大家買房,在房地產市場遍地開花的情況下,根本不用考慮什么,只要能搶到就行,這時候要是有人勸你別買,真該懷疑下他是什么用心。
但現在如果誰還敢百分百準確跟你說買房穩賺,那你真該“揍”他了!
我們可以看下過去助推樓市快速發展三大動力源,一是人口,二是城市化進程,三是土地市場,這三點的存在滿足了商品交易的各個環節,大量土地入市既可以帶動城市GDP增速又可以滿足蓋房需求,商品房的到來恰好實現人們內心深處對家的向往,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也在無形中給市場提供更多需求和供給,真是天時地利人和,可現在這三大動力已不復當年。
現在市場情況是:
1、戶均住房擁有率和人均住房面積非常高,遠超國際平均水平。
2、市場需求飽和,房子過剩,城市和城市之間供需不均衡,未來房子賣給誰?
3、舊改取代棚改,市場供給減弱,更注重維護和改善,從最近住建部的消息,根據各地上報數據,2020年1-10月份,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.7萬個,涉及居民687.35萬戶。新開工改造小區數已經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的94.6%。
4、租售并舉被重視,租房市場崛起。
5、人口問題嚴重,老齡化和新生人口較低不能忽視。
如此情況下樓市怎么可能還像原來飛速前進,很多人的傳統觀念里,認為買房可以保值增值,即使以后房價不會像以前那么大幅上漲了,但仍然能跑贏通脹。買房果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嗎?經濟日報認為,這幾年,房地產市場在用事實證明,買房投資與其他投資行為一樣,既可能賺錢,也可能賠錢。
從現在樓市反饋的情況來看,一些房子確實讓人們賠了,像前段時間傳比較火的燕郊,讓投資者狠狠地栽了跟頭,爬都爬不起來,就算你給出很低的價格但根本沒有市場,尤其隨著后續市場制度越來越完善、成熟,城市和城市之間的差距會非常明顯,相應的,房子對人們的意義也會改變。像沒有資源支撐,轉型困難的城市、人口流出嚴重的城市、依附性比較嚴重的城市,這些城市的房子多數會成為購房者負擔,持有意義不大,所以接下來準備買房的人別大意了,不是什么房子都值得買。